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简介
办学历史悠久,品牌效应凸显。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肇始于2001年创建的管理系,历经二十余年发展积淀,于2024年4月完成战略升级更名。学院始终秉持“教研互哺、产学融通”的育人理念,坚持“多科协同、集群发展”的办学思路,打造“德业双修、知行合一”的育人模式。办学成果获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认可,2021年入选四川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及第二批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单位,2025年荣膺校级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,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彰显社会价值。
师资力量雄厚,梯队结构合理。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,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13人,具有副教授职称的25人,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9人,具有博士学历的25人,外籍教师2人,高级职称、高学历教师占比约52%。现有宜宾市学科带头人2名、优秀教师1名,校级教学名师2名、十佳教师4名、师德标兵3名,1名教师获“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”,1名同志被四川省委表彰为“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。近五年,累计引进博士15人,储备在读博士9人,累计选派10余名教师赴北京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四川大学等知名学府访学进修以及宜宾市政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,每年选派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提升培训,着力实现教师教研能力常态化更新。
专业优势突出,教学成果丰硕。学院开设有工商管理、财务管理(含ACCA国际认证方向)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数字经济、物流管理、旅游管理、工程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,其中工商管理专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、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和中美应用技术教育“双百计划”建设专业。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000人(含留学生120余名)。近年来教学建设成果丰硕:立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1项,立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9项,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、一流课程5门;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(二等奖1项/三等奖2项),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。同时建有专业实验室11间,校企共建实习基地48个、就业基地33个;建成“双师双能”培训基地2个;指导学生国家级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余项,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、省级奖项300余项。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,近3年考取研究生和公务员、入职世界500强以及出国留学的毕业生近300人。
科研产出高效,服务地方有力。学院聚焦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领域,构建了多层级科研平台体系。学院建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(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分析与智能决策实验室)和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水运经济研究中心、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长江上游航运物流协同创新中心、宜宾市现代产业发展研究智库、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等“1+4”科研平台体系,以及“四川新文旅产业研究院”“数字经济(川南)研究中心”等特色研究机构。近年来,科研工作成果丰硕:累计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0余项,其中国家级、省部级重点项目达20余项;获教育部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,省社科一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;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;出版学术专著、教材等30余部。在数字经济领域研究成效显著,在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(其中1篇成功入选全球前1% ESI高被引论文)。学院依托专业优势,充分发挥专家团队、骨干教师、政协委员(学院现有市政协委员2名)等智库纽带作用,面向区域重点行业及多元化市场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,累计完成政企服务项目100余项。服务对象涵盖宜宾市税务系统、银行系统、烟草系统、医疗卫生系统以及五粮液集团、宜宾纸业等政企单位,服务内容聚焦专业培训、战略咨询与项目规划方案编制三大板块,初步构建起覆盖多类型机构的政企服务体系。
学院秉承学校办学定位,立足宜宾、面向四川、辐射西南,以本科教育为主,努力发展研究生教育,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以平实之心奋楫未来,培养具有扎实经管理论基础与深厚人文科学素养,本土发展与国际拓展相融,专业技能与职业操守兼备的经管类高素质应用人才。
2025年招生专业:工商管理(本科)、财务管理(本科)、国际经济与贸易(本科)、数字经济(本科)、财务管理(本科,ACCA)。
专业咨询电话:0831-3545097、3530982